欢迎光临专业集成电路测试网~~欢迎加入IC测试QQ群:111938408

专业IC测试网

当前位置: 网站主页 > 测试工程 >

浅谈ATE PCIe 测试 --4

时间:2025-07-02 19:41来源:FreyaW 半导体ATE测试 作者:ictest8_edit 点击:

 

高速数字通信技术日新月异,传统NRZ(非归零码)已逐渐难以满足更高数据速率的需求,PAM4(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)编码应运而生,成为PCIe 6.0+、DDR5、400G/800G以太网等新一代接口的关键技术。然而,PAM4在提升传输效率的同时,也带来了更复杂的信号完整性挑战。
 
本文将从基础原理出发,系统介绍:
· PAM4编码原理及其与NRZ的对比
· 格雷码在PAM4中的应用
· 无线通信中的QPSK(四相相移键控)及其与PAM4的异同
· PCIe测试中PAM4的关键失效模式与根因分析方法

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,帮助工程师更深入地理解PAM4技术,并在实际测试中更高效地定位问题。
 

PAM4编码原理及其与NRZ的对比

1. PAM4编码原理

PAM4(4-Level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,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)是一种用4个不同电压电平传输数据的技术。
· 1个符号 = 2个比特(00、01、10、11),而NRZ1符号=1比特
· 4个电压电平分别代表不同的数据组合:

电平0 → 00(最低电压)
电平1 → 01
电平2 → 10
电平3 → 11(最高电压)

优点
✅ 传输效率翻倍:相同符号率下,PAM4的速率是NRZ的2倍(比如28Gbaud PAM4 = 56Gbps NRZ)。
✅ 节省带宽:适合高速数据传输(如400G/800G以太网)。

缺点
❌ 更容易受噪声影响:电平间隔更小,信号容易受干扰。
❌ 需要更强的纠错技术(如FEC前向纠错)。
 

2. NRZ编码原理


NRZ(Non-Return-to-Zero,不归零码)是最简单的数字编码方式,用2个电平表示数据:
· 高电平 = 1
· 低电平 = 0

优点
✅ 抗干扰能力强(电平间隔大,噪声影响小)。
✅ 实现简单,功耗低

缺点
❌ 传输效率低(1符号=1比特),高速率时需要更高的时钟频率。
 

3. PAM4 vs NRZ 对比表

特性 NRZ(不归零码) PAM4(4电平脉冲幅度调制)
电平数 2电平(0/1) 4电平(00/01/10/11)
符号速率 1 bit/符号 2 bits/符号
带宽效率 低(1x) 高(2x)
抗噪声能力 强(高低电平差距大) 弱(电平间隔小,易受干扰)
典型应用 PCIe Gen1-Gen3, USB 3.0 PCIe Gen4-Gen6, DDR5, 400G以太网


4.为何行业需要PAM4 而非NRZ

香农-哈特利定理描述了信道容量(Channel Capacity)的理论上限,即在给定带宽和信噪比(SNR)条件下,无差错传输的最大数据速率是有限的。公式如下:

C=B*log⁡2(1+SNR)

· C信道容量(bps,比特/秒)
· B:信道带宽(Hz)
· SNR:信噪比(Signal-to-Noise Ratio)

由香农定理可知,提高数据速率或信道容量的方式:
1. 增加带宽 B(带宽资源有限)
2. 提高信噪比SNR(受所选硬件和噪声限制)
3. 采用更高阶调制(如PAM4),在相同带宽下传输更多比特。

NRZ像“单车道高速路”——车少时畅通,但车流量(数据速率)上限低。
PAM4像“双车道高速路”——通过更复杂的交通管理(DSP技术),在相同道路(带宽)下允许更多车辆(数据)通过。

故在追求“速度”的时代,PAM4是更优选择!
 
格雷码介绍及其在PAM4中的应用

1. 格雷码(Gray Code)简介

格雷码(Gray Code),又称循环码反射二进制码,是一种相邻数值仅有一位变化的二进制编码方式。它的核心特点是:
· 减少跳变错误:在信号传输或状态切换时,相邻符号仅改变1个比特,降低因多比特跳变导致的瞬时错误。
· 应用场景:常用于数字通信、ADC/DAC转换、旋转编码器等需要减少瞬态误差的场合。

特点
· 相邻数值的格雷码只有1位变化(如3→4:010→110),而标准二进制可能多位跳变(011→100,3位全变)。
· 抗干扰优势:在高速信号或模拟-数字转换中,减少因电平切换不同步导致的错误。

2. 格雷码在PAM4中的应用


在PAM4调制中,数据以4个电平传输(00, 01, 10, 11),但直接使用标准二进制编码可能导致以下问题:
· 相邻电平跳变风险:例如从01(电平1)→10(电平2),标准二进制编码需要两位变化(01→10),若两位不同步,可能短暂误判为00或11。
· 噪声敏感:PAM4本身电平间隔小,多比特跳变会进一步增加误码率。
· 
格雷码的解决方案

将PAM4的符号映射改为格雷码编码,确保相邻电平仅1比特变化,例如:

电平 标准二进制 格雷码映射
0 00 00
1 01 01
2 10 11
3 11 10
映射逻辑
· 00(电平0)→ 00
· 01(电平1)→ 01
· 10(电平2)→ 11(仅最高位变化)
· 11(电平3)→ 10(仅最低位变化)

优势

1. 降低误码率

o 例如电平1→电平2的跳变,标准二进制是01→10(两位变化),而格雷码是01→11(仅1位变化),减少因时序偏差导致的错误。

2. 简化接收端判决

o 在存在噪声时,相邻电平的格雷码差异更小,判决电路更容易纠错。

3. 兼容FEC技术

o 格雷码的误码集中在相邻符号,与前向纠错(FEC)结合更高效。

QPSK VS PAM4

QPSK(Quadrature Phase-Shift Keying,正交相移键控) 是一种数字调制技术,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传输数据。它将每 2 比特 映射到 4 种不同的相位(0°, 90°, 180°, 270°),从而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。

1. QPSK 基本原理

· 1 符号 = 2 比特(00, 01, 10, 11),对应 4 种相位:

00 → 0°(或 45°)
01 → 90°(或 135°)
10 → 180°(或 225°)
11 → 270°(或 315°)

· 调制方式

I 路:cos(ωt)
Q 路:sin(ωt)
o 采用 I(In-phase)和 Q(Quadrature)两路正交载波
o 数据比特流分成 I 和 Q 两路,分别调制后相加,形成 QPSK 信号。

2. QPSK 特点

✅ 带宽效率高(1 符号 = 2 比特,比 BPSK 高 1 倍)
✅ 抗噪声能力较强(相位调制对幅度噪声不敏感)
✅ 适合无线通信(如 5G、Wi-Fi、卫星通信)
❌ 需要相干解调(需载波同步,硬件较复杂)
❌ 对相位噪声敏感(需精确的时钟恢复)


3. QPSK vs PAM4

特性 QPSK PAM4
抗噪声能力 强(相位变化对噪声不敏感) 弱(幅度易受信道损耗和噪声影响)
带宽效率 高(1符号=2比特) 高(1符号=2比特)
实现复杂度 较高(需相干解调,I/Q两路处理) 较低(只需幅度判决,单路处理)
功耗 较高(需要载波恢复和相位同步) 较低(无需相位跟踪)
适用场景 无线通信(5G、卫星)、长距光通信 高速有线通信(SerDes、400G以太网)
对信道损耗敏感性 低(相位调制抗衰减强) 高(幅度调制受衰减影响大)


PCIe测试中PAM4的关键失效模式与根因分析

1.PAM在PCIe测试中的应用

PCIe从 Gen4(16 GT/s)开始采用PAM4调制(4电平脉冲幅度调制),取代传统的NRZ(PAM2),以实现更高带宽效率。

关键应用场景
1. 信号完整性测试

眼图高度/宽度:PAM4眼图分为3个“眼”(Top/Middle/Bottom),需分别验证。
线性度(Linearity):确保电平间隔均匀,避免非线性失真。
o PAM4通过4个电平(-3, -1, +1, +3)传输2比特/符号,但信噪比(SNR)要求更高,需测试:
测试工具:高速示波器(如Keysight Infiniium)、误码率测试仪(BERT)。

2. 均衡(EQ)校准

CTLE(连续时间线性均衡):补偿高频损耗。
DFE(判决反馈均衡):消除码间干扰(ISI)。
FFE(前馈均衡):预加重信号高频分量。
o PAM4对通道损耗更敏感,需动态调整:

3. 抖动和噪声容忍度测试

TJ(总抖动):需满足PCIe标准(如Gen5要求TJ < 0.15 UI)。
噪声容限:通过注入噪声测试误码率(BER)是否≤1E-12。
o PAM4对抖动(RJ/DJ)和噪声(如电源噪声)更敏感,需验证:

4. 协议层兼容性测试

o 验证LTSSM(链路训练状态机)是否能正确协商PAM4模式(如Gen4/Gen5的速率切换)。
 

2.PAM4在PCIe中的主要失效模型

1. 信号完整性失效

· 失效表现

o 眼图闭合(Middle Eye塌陷)、误码率(BER)超标。
o 链路降速(如从Gen5 PAM4回退到Gen3 NRZ)。

· Root Cause

PCB设计缺陷:阻抗不匹配(≠100Ω差分)、插入损耗过大(如板材选用不当)。
SerDes性能不足:PAM4线性度差(电平间隔不均)、均衡器未校准。
电源噪声:PDN(电源分配网络)设计不良导致信号抖动。

2. 均衡(EQ)失效

· 失效表现

o 接收端无法正确解码符号(如误判电平)。
o 链路训练失败(LTSSM卡在Polling或Configuration状态)。

· Root Cause

CTLE/DFE参数配置错误:未适配通道损耗特性。
PMA固件缺陷:均衡算法未优化(如未考虑PAM4多电平特性)。

3. 时钟恢复失败

· 失效表现

o CDR(时钟数据恢复)失锁,数据采样偏移。
o 高误码率(BER)或链路不稳定。

· Root Cause

参考时钟抖动过大(如REFCLK的相位噪声超标)。
PAM4符号间干扰(ISI)导致时钟恢复困难。

4. 协议层协商失败

· 失效表现

o 设备无法识别PAM4模式,强制降速至NRZ。
· Root Cause

固件兼容性问题:未正确实现PCIe Gen4/Gen5的PAM4协商流程。
LTSSM状态机缺陷:在速率切换时触发异常复位。

3.Root Cause定位方法

1. 电气层分析

· 工具:示波器(眼图、抖动分析)、VNA(S参数)、BERT。
 
· 步骤

1. 测量PAM4眼图的3个眼高/眼宽,确认是否满足标准(如Gen5 Middle Eye高度≥20mV)。
2. 检查S参数(插入损耗/回波损耗),定位PCB通道瓶颈。
3. 注入PRBS码型,通过BERT分析误码分布(判断是否为特定电平错误)。

2. 均衡器调试

· 方法

o 动态调整CTLE/DFE参数,观察眼图改善情况。
o 使用PCIe协议分析仪捕获LTSSM日志,确认均衡训练是否完成。

3. 协议层诊断

· 工具:PCIe协议分析仪(如Teledyne LeCroy、Keysight)。

· 步骤

1. 捕获LTSSM状态转换,检查是否在PAM4模式下进入L0状态。
2. 分析错误注入测试的响应(如ECRC错误重传机制)。

4. 电源噪声分析

· 工具:电源噪声探头、频谱分析仪。

· 步骤

o 测量3.3V/12V电源纹波(需≤±3%)。
o 检查PDN阻抗曲线,确认高频段(>100MHz)是否低阻抗。

5. 硅后调试(Post-Silicon)

· 方法

o 扫描PMA寄存器,确认均衡参数是否与仿真一致。
o 对比Golden Sample数据,定位硬件差异。


五、典型案例分析

案例1:PAM4 Middle Eye塌陷

· 现象:Gen5链路误码率1E-8,Middle Eye高度仅10mV。
· Root Cause:PCB的TX走线插入损耗超标(@16GHz损耗>12dB)。
· 解决:更换低损耗板材(如Megtron 6),优化走线长度。

案例2:均衡训练失败

· 现象:LTSSM在Configuration状态超时。
· Root Cause:DFE初始参数过于激进,导致收敛失败。
· 解决:更新PMA固件,调整DFE步进值。

PAM4技术正在重塑高速接口的测试方法论,从PCIe到DDR,从以太网到光通信,其应用场景不断扩展。然而,多电平带来的测试挑战也要求工程师掌握更精细的信号分析手段。

下期预告:PCIe系列最后一篇:PCIe 相关channel Package及ATE LoadBoard 设计约束,包括:
· PCIe封装布局对测试结果影响与优化建议
· ATE LoadBoard 设计中的关键注意事项

欢迎各位同行在评论区分享您在PAM4测试中的实战经验或困惑,让我们共同攻克高速测试的技术难关!
 
 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用户名: 验证码: 点击我更换图片